找到相关内容9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觉悟与奉献——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

    负面的、不健康的东西也随之而来,有的人沉溺于物欲而沦为物欲的奴隶,为满足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,甚至违法,危害社会;有的人只关心自己的小家庭,对社会和他人漠不关心;有的则精神空虚,没有理想,没有追求,...

    华方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4640536.html
  • 出家人,也是人之三十:佛教教育好困惑

    。然而当我们的学僧做了执事之后,就会弄出一些七八糟的事,甚至是违法的勾当。C.会思想。应该学会在现实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有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。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这个!目下佛教教育的目标含含糊糊,...

    刚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0941290.html
  • 从药师如来的本愿探讨理想社会的建设

    三是饶益一切有情戒,利益一切众生。这是净土社会中公民的三大行为准则。三聚净戒是法律,也是道德。是道德与法律高度融合的表现。   今天的社会虽然是高度的法制社会,但触犯法律,违法的现象,却比比皆是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0441939.html
  • 浅谈佛教人际关系学

    表率作用,才能够摄受别人,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拥护。破戒毁约、违法、以权谋私等,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,不利于团体和社会的稳定,亦不利于个人自身生命的圆满。  六者利和同均。就是说,在利益上,我们要遵循...

    董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1642209.html
  • 礼拜、烧香、敲钟与佛陀教育

    有贪,佛陀说“贪多业亦多,取少业亦少,万般苦恼事,除贪一时了。”人生因贪而受苦,因贪而违法,危害他人社会,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,以对治悭贪。  九、不嗔恚而慈忍积福——嗔恚即遇事不顺,埋恨于心,发怒...参禅等方法,培养一种安定、清净、祥和、稳静的心态;荣辱毁誉,泰然处之;得失随缘,不骄不馁;遇事不慌,一心不;从容不迫,体动心静。心静,则慧生,故能恰当解决人生之种种疑难、困惑与烦恼,走出低谷,走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1942983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制度拾零

    十四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鬻卖度牒。肃宗即位灵武后,财用匮乏,“权卖官爵及度僧尼”。但是鬻卖度牒以助国用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,实行的时间相当有限,至于后来地方藩镇仿效以聚敛,已被当作明显的违法。安史之乱...

    默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5844102.html
  • 为什么礼拜、烧香、敲钟

    取少业亦少,万般苦恼事,除贪一时了。”人生因贪而受苦,因贪而违法,危害他人社会,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,以对治悭贪。   九、不嗔恚而慈忍积福——嗔恚即遇事不顺,埋恨于心,发怒于形。甚至脾气爆发,可...一种安定、清净、祥和、稳静的心态;荣辱毁誉,泰然处之;得失随缘,不骄不馁;遇事不慌,一心不;从容不迫,体动心静。心静,则慧生,故能恰当解决人生之种种疑难、困惑与烦恼,走出低谷,走出困境,离苦得乐。所谓...

    香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2547324.html
  • 寺庙的讲解

    病孤苦者,能给与同情慈济,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,即是慈心舍施,经云:“能舍施者,可得富贵。”但不可有贪,佛陀说“贪多业亦多,取少业亦少,万般苦恼事,除贪一时了。”人生因贪而受苦,因贪而违法,危害他人...不;从容不迫,体动心静。心静,则慧生,故能恰当解决人生之种种疑难、困惑与烦恼,走出低谷,走出困境,离苦得乐。所谓大将风度,指挥若定。因此,这种心态,有益于现代人生,是我们学习、工作和生活所必需。因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2955286.html
  • 略论佛教的荣辱观

    利己为耻,以诚实守信为荣、以见利忘义为耻,以遵纪守法为荣、以违法为耻,以艰苦奋斗为荣、以骄奢淫逸为耻”的社会主义荣辱观。胡锦涛主席的这一号召,得到了包括佛教界在内的全国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。我以为,...”,艰苦奋斗被视为“老保守”,如此等等。再比如,不以耻为耻:危害祖国成了“斗士”,背离人民成了“本事”,愚昧无知成了“时尚”,好逸恶劳成了“潇洒”,损人利己成了“能耐”,见利忘义成了“聪明”,违法...

    陈星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0160154.html
  •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积极弘扬佛教伦理道德

    好逸恶劳、损人利己、见利忘义、违法、骄奢淫逸。每一个“荣”都关系到国家前途、人民幸福;每一个“耻”都涉及到社会安定和个人命运,涵盖人们的政治思想、理想信念、道德伦理、讲文明礼仪、社会风尚、行为规范等精神...提供社会文明礼仪的新风尚,纠正烧香、建小庙的顽症陋习,抵制假僧假道的违法化缘行为,投身街道社区、农村的文明建设,积极开展佛教创建文明场所活动,从我做起,从身边做起,从小事做起,自觉维护社会公德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0260156.html